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5143/2017-00052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温州市招商局(经合办)
成文日期 2017-06-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市招商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
时间:2017-06-27 15:41:14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市 字号:[ ]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7年是招商引资五年倍增计划的开局之年,市招商局认真贯彻市党代会、人代会和招商引资推进大会精神,全面深化对招商引资工作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制定和完善真正符合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生命线工程”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举措,同时做好商会建设、商会党建、新生代温商、区域合作等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招商引资方面

  1-5月份,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7.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50亿元)的34.94%,同比增长32.57%。其中生产建设类项目到位资金156.92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项目投资的15.52 %,资本类项目到位资金70.18亿元,两者资金比为69:31。新项目引进方面。1-5月份全市新引进项目95个,总投资199.06亿元,到位资金44.04亿元。其中产业项目65个,总投资57.56亿元,到位资金11.86亿元;亿元以上项目26个,到位资金29.7亿元,占67.44 %。投资量前三位的产业项目分别是乐清海螺水泥二期项目(4.9亿元)、瑞安市工业固废与污泥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4.1亿元)、浙南产业集聚区贝诺激光产业园项目(3.4亿元)。新项目结构方面。一、二、三产项目个数分别为12、40、43个,到位资金分别为1.55、19.18、23.31亿元,到资比为4:43:53。二产项目引进主要集中在传统支柱产业和各地特色产业,包括五大支柱产业4个,到位资金0.62亿元,皮具、眼镜、印刷等特色产业项目9个,到位资金1.75亿元;三产项目引进以住宿餐饮、现代商贸、民办医疗为主,特别是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共引进该类项目18个,到位资金5.55亿元;新引进5个股权收购、兼并项目,到位资金8.92亿元,如上市公司上海莱士收购温州海康血液制品、福建昇兴股份收购温州博德科技等。

      1、开展招商专项调研。充分认清招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新生态,总结经验、查找短板、学习先进、更新理念。一是对前五年招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前三年招商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开展浙商回归审计回头看工作,做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二是开展“走基层、送服务、促开局”活动,开展“大拆大整”地块项目谋划调研、招商引资服务督查调研,了解掌握各地招商工作现状。三是组织赴舟山和杭州湾开展学习取经,对标杭甬全面查找招商引资工作在体量、质量结构、工作机制和创业创新生态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四是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政策考察,学习广州、江苏、贵州等先进地区先进理念,打造我市招商引资政策洼地。

  2、制定五年倍增计划。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确保到2021年实现招商引资体量倍增、质量提升。一是确定目标和时间节点。以2016年产业项目到位资金564亿元为基数,每年递增15%,2017年实现产业项目到位资金650亿元,2018年750亿元,2019年860亿元,2020年989亿元,2021年1130亿元。二是强化任务分解落实。各地区任务以逐年增长15%为基础,根据完成情况进行微调。相同工作基础地区设置相同任务数量,形成各地竞争赶超态势。三是明确招引重点。加大产业招商,尤其是招大引强力度,加强温商和“温商回归领头雁”的信息录入,收集汇总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知名温商等重点招引对象信息,将其列为长期招引目标,开展“挂图作战”式的针对性、持续性招商。四是实行全程质量管理。进一步优化拓展“一条龙”式的项目管理机制。(1)对项目库实行区域统筹、行业主管、分级管理。(2)加强项目综合评估会审,新增重大项目向市政府报告制度。(3)完善市县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决策领导小组工作统筹力度。(4)建立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季度例会制度,定期会商重大问题。(5)建立招商部门正面招引、督查部门倒逼推进的招引工作机制。

  3、创新招引工作方式。抓好工作总结、调研学习、查找短板的成果转化,以归零心态、“用心”理念,创新开展工作。一是完善考核办法。加大产业项目、八大万亿产业项目、特色小镇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和特别重大项目赋分比重。对引进世界500强、民营500强、上市企业、总部经济、全国房地产50强等优质项目实行加分制。增加异地温州商会招商考核,促使商会为温州招商引资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加快融入“一带一路”。3月26日,温州市中非商会参与承办了“中马工商领袖峰会”,旨在促进中非经济交流,引导温商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内外温州经济联动发展。峰会受到习近平主席和马国总统埃里高度赞赏:“温州市中非商会及温州商人,为中马友好与经济交流做出很好且很有高度的事”。三是瞄准温商上市企业。开展在外温商上市企业信息采集工作,为下一步招引温商上市企业打下基础。

  4、紧抓主体责任落实。从总量、结构、服务推进和重点工作四个方面,对各地2017年度工作任务作出具体要求。一是与各地在招商引资推进大会上签订责任书,会后逐条分解落实大会任务。二是成立招商引资服务组,选派助企服务员,精心挑选40个促落地、促开工、促进度项目,全面配合做好“十百千”助企服务工作。三是实施“5213行动计划”。从各地上报项目中筛选出55个盯引项目、20个签约落地项目和10个重点建设项目纳入行动计划。同时落实100个市级盯引项目,筛选其中29个盯引项目列入市领导挂钩联系。四是强化部门招商和服务职能,对12个市直部门在项目谋划、盯引、落地服务保障等方面完成情况进行督评和考核,对有重大贡献的前五名单位分别给予1.1-1.5分的考绩加分,督促市直部门提供更优服务。

  5、加强精准产业招商。着眼“招什么、怎么招、谁去招”,做好精准招商文章。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全年计划谋划重点招商项目150个,其中总投资10-20亿元项目30个,总投资20-50亿元项目15个,总投资超50亿元项目5个。上半年已谋划项目56个,投资总额492.17亿元,涉及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经济等13大板块,其中10-20亿元项目14个,20-50亿元项目10个;围绕“大建大美”地块招商项目开展专题调研,推动鹿城、龙湾、瓯海等“大建大美”重点区块抓紧拆后地块项目谋划。二是举办深圳招商推介会。现场成功签约8个智造领域(科技)招商项目,投资总额9.97亿元;借助第二届粤港澳温州人大会活动平台,组织近200人参加招商引资专场推介;做好省办广东招商专题活动准备,上报9个招商项目,总投资额44亿元。三是实行专员招商。第二批8个招商组共收集客商信息近3700条,报送项目信息687条,招引落地项目54个,其中22个项目实现到位资金26.86亿元。协助开展2次全市性重大招商活动,推动19个项目签约。

  6、继续优化招商环境。立足“亲商、重商、安商、护商”,持续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一是开展“强责任敢担当,治顽疾优环境”作风建设活动。推动57个省市层面重大活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目前落地33个,落地率为57.9%。二是对招商问题项目进行排摸,共梳理出16个项目纳入招商引资重点服务督查清单,其中苍南龙港镇市政管网设施和LNG储气供气站的用地问题、浙江中塑置业有限公司平阳中塑家具MALL企业自身的融资困境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三是增强回归温商荣誉。评选出55名第四届温商回归功勋(先进)人物,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推进大会上对其进行隆重表彰;新春期间,走访慰问1069名功勋(先进)人物、异地温州商会优秀会长、工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及其亲属。

  (二)商会建设方面。围绕打造“百年商会”、“百年温商”目标,提升商会质量建设、打造商会文化品牌、扩大商会影响力,助力温商回归。一是推进江苏、湖北、贵州等省级温州商会组建,指导成立咸阳、枣庄温州商会。二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评选、表彰65家先进商会、50名年度优秀会长和30名优秀秘书长。三是推进全国温州商会“三统一”工作,增强温州商会品牌的统一度和影响力。四是加快异地温州会馆建设步伐,指导四川、武汉等10个地区商会建设“温州会馆”。五是举办第十期全国各地温州商会会长(秘书长)研习班,参训会长100多名,培训期间还开展了“大建大美”招商专题推介。六是开展“走商会、送服务、促回归”活动,走访北京、西安、贵州、郑州等商会。

  (三)商会党建方面。按照“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有效性”思路,提高党建网络覆盖,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一是完善商会党组织工作机制,配齐配强班子队伍,建立健全在外(含温籍、温州)党员数据库。二是开展党建标准化建设,培育树立一批4A级和5A级商会党组织样板。三是全面总结党建工作经验,汇编《党旗在商会组织高高飘扬》。四是开展创先争优、红色接力、温商回归、助学帮困等主题实践活动。

  (四)新生代温商工作方面。着力加强新生代温商服务联络,搭建新生代温商活动平台。一是举办全国新生代温商联谊会,组织200多位全国各地新生代温商齐聚一堂话乡情、谋发展。二是开展“接力温州”联谊、素质拓展、学习教育等活动。三是举办全国新生代温商论坛,邀请知名温商为新生代讲座。四是实施新生代温商培训工程,组织新生代温商参加第十期会长(秘书长)研习班。

  (五)区域合作方面。做好东西部扶贫结对关系调整、山海协作提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高工作绩效。一是增强扶贫支持力度。2017年支援壤塘、阿坝各1047万元,涪陵255万元,新增阿坝州红原县由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结对,2017年支援870万元。二是在阿坝州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援助慈善资金300多万元。三是大力实施陆海联动。完成山海协作项目新增22个,4.56亿元,续建项目144个,到位41.38亿元,总计资金44.94亿元。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要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举措的落实和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全年要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650亿元,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推动招大引强取得突破性进展,招商引资向“一带一路”延伸拓展,进一步塑造温州招商品牌,商会、商会党建、新生代温商、区域合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招商引资方面。

    1.实施招商“六大抓手”。集中主要精力,汇集优势资源,紧盯大好项目,真正下功夫、出实招,全力招大引强。一是实施“县(市、区)长项目工程”。强化地区和平台的招商主体职责,督促各地主要领导主动谋、用心招、全力引,用真正招引进来的重大项目、典型项目论英雄、比成绩、排座次,每月动态通报项目推进情况,强化比学赶超。二是加强前期项目谋划。严格按照《项目库管理办法》,要求产业主管部门开展项目联审,提高项目可行性和精准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县(市、区)项目谋划培训工作,提升业务人员项目谋划水平,提高市直部门、县(市、区)、功能区报送重大项目信息的积极性。三是积极开展主题招商。锁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作为我市开展招商推介的主战场,主攻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同时依托一线大城市的辐射能力,分领域、分行业向科研实力较强、创新企业较为集聚的城市拓展,形成以点带面的招商效果;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招引重点,计划分别在北京(或上海)、杭州、武汉等地举办3场以文化创意、互联网+金融、科技智造为主题的招商活动。四是主动参与“大建大美”。制定“大建大美”专题招商方案,明确招商局在“大建大美”中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点,组织外出开展2次专场推介,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成立投资工作组和专班服务组,逐个请进来开展实地考察和项目对接,争取引进能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能级的大项目、好项目。五是改进提升招商专员制度。选择经济发达、产业特色明显、科技人才集中、温商资源丰富的区域作为派驻重点,同时兼顾其他区域。根据工作情况实行动态调整,把招商专员与产业招商紧密结合起来,更加突出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发挥招商专员招商桥头堡、信息宣传站、项目联络员、活动生力军作用。六是大力推进项目落地。实行专班跟盯,由县(市、区)、功能区主要领导牵头,成立项目洽谈、签约、落地推进的专项服务小组,全力抓好签约项目的落地攻坚;加强与10 个报省已开工重大项目业主、所在地招商局以及省市两级挂钩部门的联络沟通,及时帮助解决存在问题;建立健全即查即办制、函告督办回访制、激励与约束项目投资方制度,保障招商项目落地投产;加大项目服务和督查力度,对涉及多个行政部门的项目进展难题,提交招商引资市县联席会议召集相关部门解决。

  2、助力“一带一路”倡议。依托商会平台,整合温商资源,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招商向全球拓展,推动内外温州经济联动发展,协同发展、全面发展。一是打造商会平台。借鉴温州异地商会尤其是温州中非商会发展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发挥温州中非商会示范引领作用,打通国内温州商会海外商会的合作渠道,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组建若干个商会,构筑海内外温商经济合作交流国际化平台,推动温州商会布局全球。二是组建投资军团。依托全国温州总商会和温州异地商会平台,通过世温会、商会年会等活动大力宣传“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温商商会网络、信息、资源、贸易、人才优势,指导商会广纳各方贤才、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汇集各方智慧,组合抱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三是形成总部效应。引导商会积极牵线、搭桥、运筹,把温州作为温商参与“一带一路”的第一桥头堡和第一中转站,打造温商总部(温商大厦),建设温州“一带一路”贸易区、产业园,构建温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进出、资本运行、产业转移、人才流动的经贸大通道,使温州成为温商及其带动资源参与“一带一路”的前沿阵地、重要港口、标杆城市。四是参与经贸活动。调查掌握“一带一路”沿线现有“温籍”园区、市场、规上企业资源,通过国内重大经贸活动平台,推动温商温企“一带一路”“走出去”工作;在“西洽会”、“兰洽会”期间举办“一带一路”工作推进会,引导在外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实现嫁接温州产品产业链条、转移温州现有低端产能、拓展温州产品海外市场。五是借力开展招商。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利用“一带一路”相关活动进行招商推介,吸引世界500强、跨国集团投资温州,接纳“一带一路”沿线和温州经济互补性强的国家产业转移,鼓励海外温商总部、资本、贸易回归温州。六是深化合作交流。发动商会积极举办、承办地方政府经济峰会、论坛,建设国际金融(教育)机构,实施“青年联合培育计划”,推动地方政府合作论坛永久会址落地温州;积极联系组织海外政要、学者来温考察和本地温商赴“一线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考察。

  3、打造温州招商品牌。强化品牌战略意识,进一步树立“服务就是最好的招商”理念,维护温商金字招牌,形成温州招商品牌效应。一是广泛宣传温州特色产业优势、温商资源优势和温州招商工作,持续营造温州招商的浓厚氛围。二是完善《温州市聘请招商大使实施办法》,分批从副省级以上商会会长、在外知名温商、在温投资企业家以及专家、各界热心人士中聘任100名“招商大使”,宣传温州招商,推动以商引商,以企引企。三是提升政府部门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全员招商、助企扶企的良好风气,使招商成为温州的新标签、新名片。

(二)商会建设方面。继续推进“1+31+X”商会组织网络构建,进一步完善商会工作机制。一是推进黑龙江、河北、广西等6家省级温州商会组建工作,召开“全国各地温州商会建设研讨会”,举办第十四届全国各地温州商会年会。二是推动建立浙江省域温州商会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筹建“商会总会行业产业工作委员会”。三是推进“一厦两馆”,即温州商会总部大厦、温商博物馆、温州会馆建设,召开“温州会馆建设观摩会”。四是引导会员(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温商精准扶贫走进革命老区-延安站活动。

  (三)商会党建方面。继续推进党建网络层级提升、党组织机制建设,发挥好党组织作用。一是继续做好各地温州商会党组织筹建工作,配强配好党工委委员,尤其是书记人选。二是举办温州商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召开温州商会党建工作推进现场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启动党员发展工作、党组织关系迁转、下属党组织建设等工作,推进温商党建实体化运行。

  (四)新生代温商工作方面。发挥全国新生代温商工作委员会作用,促进全国新生代温商间的互动交流。一是推进青年工作部和新生代联合会组建,吸引新生代加入工作委员会,充实力量,扩大影响。二是建立健全新生代温商数据库,挖掘、发现、联络优秀新生代温商。三是继续推进“接力温州”全国新生代温商联谊活动,以分行业、分类别的模式分别举办专业论坛。四是创新开展温籍新生代联谊(相亲)活动,提升新生代温商工作委员会的影响力与凝聚力,提高新生代温商的家乡认同感和联系度,为温商回归积蓄新能量。

  (五)区域合作方面。完善结对关系,提高对口支援、山海协作工作的精准性。一是全面启动东西扶贫“携手奔小康活动”,调整项目资金投向,聚焦精准扶贫。二是开展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示范区创建,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三是大力推进生态高效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的项目合作,提高合作成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