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投资促进局:强化担当 全力构筑投资促进大格局 | ||||
|
||||
2020年,市投资促进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实施省“152”、市“251”工程,进一步明确招引目 标、落实主体责任、理顺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能,实施内外资招引“双轮驱动”,统筹推进温商回归、外资引 进、央企合作、民资激活,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强化顶层设计,大力实施制造业回归,把国内外先进制造业项目招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吸引重大生产力在我市布局。一是明确2020年招商引资引税各项任务目标,即招引落地2亿元、5亿元、10亿元、20亿元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 25 个、10 个、25 个、5个,招引国内、世界500强项目30个,同时争取百亿级制造业项目落地实现突破;招引总部回归企业40家,税收额45亿元。二是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设置内外资招大引强“赛马榜”,提高对总部回归、制造业项目、500强项目、外资项目、“大好高”项目的考核比重,强化以质为先的招引工作思路。三是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制”,提升市县投促系统对招引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遇到问题的跟踪服务和协调能力。继续推动县(市、区)一把手外出开展招商,加快形成各地“一把手”亲自对接洽谈、亲自调度招商项目的长效机制。四是根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适应外资信息报告制度新变化,拓展金融、保险、债券和国际合作办学等服务业渠道,扩大纳统范畴,做到“应统尽统”。
充分借鉴杭州、成都等先进地区做法,建立健全“市级统筹、有分有合”的谋大招强工作机制。一是加强招商政策、规划、项目、信息统筹,建立地区间、部门间项目信息共享机制、项目流转奖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招商项目库、招商中介库、招商地图库。二是加强对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协调,推动产业主管部门主动参与产业招商活动、制定招商政策以及提供相关专业服务,借助产业部门活动平台,协同开展各类宣传推介和招商活动。三是进一步加强温商回归示范园、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温州综合保税区、围填海地块的招商引资,加快推进重大生产力布局。四是以招商引资月度例会、重大项目市县联席会议为抓手,推进“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工作机制有效运行,切实发挥市级层面在全市投资促进工作中的统筹协调作用。 持续开展挂图招商、挂帅招商、主题招商等内外资招引行动,做到发力更准、声势更大、成效更好。一是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旗舰型企业和高成长、高贡献的“隐形冠军”“顶尖品牌”及优质外资项目,在德日、香港、北京、上 海、杭州等重点目标区域举办总部回归和内外资项目重点招商活动。二是积极推进总部经济发展载体建设,重点招引在外温商回迁的综合总部、区域总部、贸易总部以及国内外500 强、行业百强、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等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总部。三是积极探索中介招商,借助上海美国商会和“四大所”“五大行”等知名专业招商机构和专业组织优势,进行委托招商、合作招商。四是依托海外侨团等资源开展驻点招商,通过引导海外并购,借助上海美国商会等资源,加大五大传统产业与欧美、日韩产业的承接、引进与提升,积极探索"1+3+N"一园多区国际合作园区共建模式。
鸟巢计划 推进温商回归 持续掀起精神回归、总部回归、项目回归和年会回归热潮,让温商回归的信心更足、势头更盛,让温商回归的内涵更丰富、效果更显著。一是落实50家商会回乡举办年会、投资考察等专题活动,举办温商讲坛、商会会长子女夏令营等文化经济主题活动,推进海内外温州人深入互动,温州经济和温州人经济深度融合。二是加强温州商会总会和省级商会建设,优化全国温州商会格局,加强驻温联络处管理运营,持续搭建情感回归载体,促成温商回归项目签约落地。三是指导商会做好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商会文化建设和清廉商会建设,推进首批10个党建工作创建示范基地建设。筹建一批新的温州会馆,把30个温商服务全球通布点工作与会馆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实施“青蓝接力”计划,建立创业导师制度,探索实行“老带青”结对扶持,引导优秀新生代温商接好事业班、精神班和责任班。四是发挥温商牵线带动作用,既要紧盯温商温企,也要注重非温籍项目,既要引资引税,还要引人才、引技术,打造“团 队+技术+资本”的招商新模式。 |
||||